bt365体育在线娱乐场 > 专项工作

法律保障 平安志愿者扬帆远航

文章来源:专项科   发表时间: 2017-12-14    点击量:

  维护治安的好帮手、化解矛盾的好助手、群防群治的先锋队……近年来,河南省各地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将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平安河南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河南省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注册的志愿者达840.79万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成千上万的平安志愿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之难,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建设和谐社会,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必不可少。12月1日,《志愿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在法律层面明确了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志愿服务的资金保障和对志愿者的权益保障。有了法律的保障,平安志愿者的发展将驶入“快车道”,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平安河南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维护治安的好帮手

  “中国式过马路”一直被人诟病,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维护好交通秩序?洛阳市通过志愿者服务进行了探索。

  洛阳市在每年的牡丹文化节期间,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平安交通社会实践、为牡丹文化节添光彩”活动,纠正行人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非机动车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行等违法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广泛赞誉。

  据了解,洛阳市教育局、团市委在该市范围内开展了学生志愿者助交通(五年级以上学生)活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按照“三红一哨”(红帽子、红绶带、红旗子,小哨子)的标准发放执勤装备,该活动已经成为洛阳市学生志愿者的常设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郑州市举行期间,郑州市发动了50万志愿者,统一佩戴红袖标,在各社区及片警的指导下,对辖区重要路段、治安乱点进行无缝隙巡查,辖区治安防范工作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各类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群众安全感指数不断提升。

  河南省各地的平安志愿者群体十分活跃,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周口市公安局的组织下,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保安、大中专院校学生及网友等都戴上红袖章,成为治安志愿者。

  据了解,2016年2月份以来,周口市公安机关发动广大志愿者,弥补了警力不足,延伸了基层民警的工作触角。周口市公安机关为了充分发挥治安志愿者的作用,派出考察小组赴外地学习,全面了解了治安志愿者的人员构成、督导考核、保障措施等先进经验。如今,很多村社干部、物业保安员、临街店主、清洁工、送水工等都加入了治安志愿者队伍,在提供情报信息、调解矛盾纠纷、发现违法线索、开展基础工作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为民解忧的贴心人  

  外来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困难群众等都是社会治理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平安志愿者们发挥专长,成了为民解忧的贴心人。

  2013年,按照群防群治、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金水区综治办牵头注册了全省首家区级志愿者联合会——郑州市平安金水志愿者联合会。目前,该联合会已经拥有100多支爱心团队,2.5万名志愿者。

  郑州市平安金水志愿者联合会的志愿者们建起“四点钟课堂”,将辖区内的双职工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到一起进行课外辅导,减轻了父母的负担,缓解了社会压力。志愿者还协调爱心企业,与郑州马沟民族儿童福利院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针对实际情况,向福利院儿童捐赠被褥、衣服、图书等爱心物资。

  我国已经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郑州市平安金水志愿者联合会的志愿者深入社区、敬老院开展“周末儿女”志愿服务,关爱孤寡老人的心理状况及身体健康。联合会长期关注山区留守儿童,定期组织送爱心慰问活动。

  商丘市博爱平安志愿者联合会在工作中,优先选择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有利于弱势群体需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慈善项目,科学制订助困脱贫计划,对贫困户、受灾户、孤寡老人、失学儿童、残疾人和孤儿等弱势群体实施及时救助,切实把有限善款投向急需帮助的贫困对象和困难群体,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据了解,河南省很多地方的志愿者都在开展扶贫、助孝、助残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切实在安老、助孤、帮残以及助医、助学、助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构建起一座团结、友爱、互助的桥梁。

  群防群治共建平安

  “朝阳群众”“西城大妈”展示了平安建设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民力无穷,群众的广泛参与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层基础建设注入了活力。

  今年以来,新郑市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为维护社会和谐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就是“新郑正义哥”。新郑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全力推进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发起成立了“新郑正义哥”队伍,广大热心公益的市民积极参与,逐渐发展成一支8000余人、成员类别丰富的平安志愿者“大军”。这个庞大的群体包括:小区楼长,企业、学校、商场的保安人员,村组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分子以及人民调解员、治保员、交通协管员、文明乘车引导员、治安巡防队员、热心公益的退休人员等。“新郑正义哥”队伍成立后,志愿者们积极参加平安新郑建设工作,争当平安建设宣传员、社会治安巡逻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开展了治安巡逻、交通劝导、普法宣传、禁毒宣传等活动,参与到各类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特殊人员服务等工作中,形成了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今年上半年,“新郑正义哥”共开展治安巡逻130万人次,排查安全隐患690起,调解矛盾纠纷760起,救助伤、残、醉酒、精神病人等危急难群众320人次,被辖区群众誉为和谐平安的“守护神”、济困救难的“先锋队”、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洛阳市号召社区群众多做好事、多献爱心,广泛参与社区群防群治。该市各(街道)办事处充分利用小区物业的资源和力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群防群治,在居民小区内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开展小区治安巡防、日间照料老人、平安宣传、纠纷调解、帮扶助困等工作。

  民齐者强,治安防控体系的基层基础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参与,群防群治、齐抓共管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推动着平安建设,让群众更有安全感。

  法律保障大有作为

  河南省平安志愿者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需要看到的是,很多地方仍存在平安志愿者队伍少,社区群防群治力量薄弱等问题,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在组织管理和资金引入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12月1日实施的《志愿服务条例》为志愿者队伍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条例对志愿服务组织法律地位的明确,解决并弥补了以往法律法规上的不足或缺位,使志愿服务从此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实现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依法依规管理,将促进志愿服务组织的积极健康发展。此外,条例还对志愿服务的经费保障作了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志愿服务的所需资金。

  目前,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不规范是引发志愿服务组织公信力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志愿服务条例》要求加强对志愿者招募、权利保护、能力培训、服务安排、激励回馈、经费保障、信息记录等方面的管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投诉、举报等监管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的运作效率,确保志愿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对改善和提升志愿服务组织的形象与公信力具有积极意义。

  此外,《志愿服务条例》依法维护和保障志愿者权益,为维护和保障志愿者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例如,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参与可能发生人身危险的志愿服务活动前,应当为志愿者购买相应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尊重志愿者人格尊严;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或者泄露其有关信息。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规定,有利于避免志愿者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为志愿者解除后顾之忧,可吸引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公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如何让群众更有安全感,生活得更加幸福,仅靠“各人自扫门前雪”是不行的,需要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群防群治。

  “有了平安志愿者的支持,我们多了很多双眼睛。”采访中,一名基层民警这样称赞平安志愿者。

  水滴石穿,一个志愿者的力量看似微小,成员多了就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群防群治的力量让综治部门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在整个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志愿者队伍的发展有了法律保障,平安志愿者将扬帆远航,在平安河南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