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点击量: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来源:吉安政法网

秋收、秋耕、秋种的到来让农村呈现出一片农忙景象,然而每年这个季节,广大农民在抢收抢种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汗水的同时,由于忽视了交通安全,交通事故层出不穷,辛勤、朴实的农民不但在经济上蒙受了一定的损失,有的甚至还付出了血的代价。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发生了巨变,然而,由于乡村道路设施建设和管理滞后,路面硬化后,路窄,弯多、弯急、路口众多等原因,造成人、车、路之间的矛盾突出,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交通迅猛发展给人民群众的经济、文化交流及生产、生活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愈来愈成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交通管理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影响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隐患

   一、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浅薄。一是很多农民对交通法律法规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很少有人花时间主动学习和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当多的群众出门走路我行我素,驾驶无牌车、报废车上路、超速、超员、酒后驾车、疲劳驾驶、乱停乱放、驾驶二轮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二是由于辖区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常年打工,在家驾驶农用车的人,大多数是年龄偏大的男性或妇女,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眼前利益过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不足。

   二、无牌无证现象非常突出。在县乡道路上,最为突出的就是各种无牌无证三轮摩托车在道路上行驶。很多车辆被民警查处时既没有驾驶证,也没有牌照。一些车辆已经购买了有将近十年,仍然没有挂牌。这些车辆在交警集中行动时则“轮不出户,以静制动”;不检查时则“大摇大摆”地上路行驶,拉货、拉人和交警打游击战。特别是一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农村县乡道路是管理的死角,买来新车,不办理或者不知道办理任何证件,就上路行驶。更有甚者购买黑车或者报废车,致使一些不符合安全技术状况的车辆上路行驶,埋下诸多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三、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现象突出。目前,在广大农村,购买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摩托车多数是在农闲时搞点运输,或运输农产品,或外出找活干,或违法载人。这些车辆多数是一车多用,即拉货又拉客,客货混装,外出打工,农业生产等都能“全方位”充分发挥作用。其实,背后存在很大的事故隐患。很多群众对车辆不检验,不保养,不维修,有的无牌无证,甚至“超期服役”,没有保险,不按规定参加年检等,安全技术状况差,一旦上路行驶,极易发生事故。

   四、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当前,在农村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成风,有的孩子刚刚十几岁,就驾驶机动车在县乡村道路上行驶。可见,从孩子岁数上来分析,不到领驾驶证的年龄,所以,这些未成年人既没有驾驶证,驾驶的车辆也没有牌照。这就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影响。而很多父母长辈以自己的孩子会驾驶各种机动车为荣,孩子以自己的开的车速有多快为荣,以此来炫耀攀比。更有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模仿电视上惊险动作。这些现象的存在,给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给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加强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抓好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加强对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大家真正意识到三轮摩托车非法载人和无证驾驶机动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对于治理农村道路交通违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公安交管部门要紧紧抓住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重点,积极探索宣传教育新路子,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搭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平台,不断加大对农民的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力度。一是在农村道路两侧设置禁止三轮摩托车非法载人的标语牌,在主要路口设立禁止三轮摩托非法载人的安全提示牌,为三轮摩托车厢两侧喷写交通安全标语,还可以用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引发的恶性交通事故,对农民进行警示教育。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发动乡镇、村、组干部、交通安全警务室、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经常性地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不断扩大宣传面,将交通安全宣传“五进”和“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真正延伸到农村各个角落,延伸到偏僻的村庄。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使农民群众从思想上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危险性有深刻认识,为预防和遏制农村道路重特大交通事故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舆论氛围。

  二、改革勤务机制,弥补农村道路管理薄弱环节公安交管部门要根据不同时期道路交通事故与交通违法规律和农村生产与经营活动特点,在尽可能增加基层中队警力的同时,科学合理地调整警力和勤务安排,改固定岗点式的静态执勤模式为巡逻纠章式的动态管理模式,提高县乡路面控制和疏导能力。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勤务跟着事故走”的要求,将警力和工作重点向农村道路延伸。要特别关注节假日、集市和危险路段等群众交往与聚集频繁的时段、路段或场所,通过教育与处罚等手段灵活并举的办法,全面加强乡村道路交通管理,严格依法查处无牌无证、假牌假证、盗抢、报废机动车以及不带安全头盔、酒后驾驶和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杂乱、交通违法现象严重的问题。同时,不断提高机动车上牌、办证和摩托车驾乘人员带安全头盔率,进一步强化源头管理和路面查控机制,有效遏制非法机动车辆上路行驶和其他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规范路面交通秩序。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按照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规律和成因分析,主动向当地政府报告,积极会同安监、交通、运管等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对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进行排查整治。重点增加急弯、陡坡、临水路段警告标志,增加施划减速标线或增设减速带。对不能及时设置和完善标志标线的路段,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提出预防交通事故、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二是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道路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农村道路的配套设施应同步进行,做到交通标志、标线、防护设施跟道路改造相配套,不断改善道路交通条件和交通环境。在道路建设上,要有长远性,做到高标准、高质量,不断加强乡村道路养护,保持路面安全畅通。
四、强化便民服务举措,提升农用机动车辆及驾驶人的登记、检审率。结合“社区六进”的开展,交管部门应积极联合税务、保险公司等部门,成立流动服务小分队深入农村地区,科学规划建立完善基层“车管业务便民服务站点”,开展上门服务,进行“一站式”现场办公,简化车管业务流程,将办事流程进行合并,推行“一窗式”服务,开设“绿色通道”,做到随到随办,力争使群众感到方便快捷,调动驾驶人办牌办证积极性,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定期检验率和投保率,解决农村“三无”(无证、无牌、无保险)问题。同时,联合派出所民警,在农村地区开展摸底调查,掌握农村无牌无证机动车分布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中队民警要组织村“交通安全协管员”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检查,对农用车进行安全技术质量检验,及时督促群众办牌办证、定期审验车辆和驾驶证,提醒群众参加安全宣传教育,严格按照要求,把好预防事故的第一道关口。

   五、积极推行发展安全有序的农村客运市场建设。为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政府要把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以满足农村日日增长的客流量。一是要采取特事特办原则。为满足农村群众出行需求,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对未达到等级公路标准的路段,应采取灵活的政策因地制宜地特批农村客运线路,解决村与村、镇与村之间的支线公路班线客车,选择公安部规定目录中的九座以下安全合格小型客运车辆从事区间客运,解决农民出行乘坐正三轮摩托车、低速载货汽车、大货车的问题。二是定时调配开通集日和学生班车。乡镇区间的集市日和周五、周日的学生回家,返校高峰期,县乡区间班线客运公司应根据客流量和时差适时调整班次,解决群众赶集和学生回家、返校严重超员的问题,对专门从事学生周未回家返校,营运的车辆,学校要与客运公司签订安全责任合同,确保交通安全,做到政府放心,家长放心,老师放心。三是严厉打击农用车违法载人,在农村客运市场健全的情况下,运政、公安、交警等管理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得力措施,严厉打击低速载货汽车正三轮摩托车违法载人的问题,净化农村客运市场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六、农村道路管理重在社会各界齐抓共管。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涉及道路规划、公安交管、交通、公路、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和机构,其包括地域之广和人口之众,绝非一两个部门的力所能及。因此,交通安全职责分散,不宜统一。建立乡镇级交通安全和预防交通事故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村民委员会设立专门的负责人,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引向基层,从源头管理,努力推进交通管理实现社会化。为了广大农民群众能认真、重视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人人维护交通安全秩序。作为公安交管部门更要的是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上切实可行,落实上坚决有力,这样就一定能有效地管好农村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努力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热点资讯